发布时间:2025-02-24 06:07:26 人气:
pg电子官方网站古牛河特大桥首根承重索拉设成功、井口嘉陵江特大桥加快建设、洛泽河特大桥桥墩主体工程完工……这些是今天桥梁界的大事2月16日,百米高空之上,一场惊心动魄的 “穿针引线” 作业圆满收官——古牛河特大桥首根承重索成功完成架设,标志着缆索吊这一“主桥吊装神器”的承重系统安装正式展开,为后续主索、牵引索、起重索等的拉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自复工以来,项目部立即投身于紧张有序的工作中。迅速组织召开了复工复产安全专题培训,全面排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,并针对所有返岗工人开展了系统的岗前安全培训,同时严格抓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,以确保生产活动能够平稳、安全、有序地推进。在工程建设中,扎实的复工复产举措是基石,而创新的施工工艺则是推进器。在全力做好复工复产各项工作,为施工安全筑牢坚实防线后,项目部技术团队又将目光聚焦于施工工艺优化,积极应对大桥缆吊系统的复杂难题。
大桥缆吊系统主跨跨度极大,承重索两两形成一个循环,具有缆索拉设牵引力大、风险系数高等特点。为此,项目部技术团队潜心钻研,着力优化施工工艺。在首根承重索拉设环节大胆创新,采用托架辅助安装法:于承重索设计位置下方搭建由托架索、定位索及特制托架构成的托架系统,PG平台官方网站承重索从安顺岸锚碇出发,经缆塔索鞍,由临时牵引索放于托架上发往盘州岸,返回后提升至设计高程锚固,完成安装。该方法相比传统方式优势显著,由托架承载承重索自重、分割跨径,既能提高发绳垂度、减少标高调整的工作量、降低牵引力以提升安全性,又能让主索在托架上安装,为下方工点创造施工条件,提高整体施工效率。
古牛河特大桥全长881.8米,主桥是计算跨径520米的上承式钢箱桁架拱桥,跨径居同类桥梁世界第二,是安盘高速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,其建设难度极高。大桥采用“缆索吊机吊装+斜拉扣挂”的总体方案进行施工,全桥共布设28根承重索。本次架设的首根承重索为缆索吊体系的基准索,采用 φ60 钢丝绳,单根长度约 2500 米(一个循环),重达约 38 吨,其成功架设,标志着古牛河特大桥向前迈出坚实且极具意义的一步,同时充分验证了施工技术切实可行,为后续大规模的缆索作业吃下“定心丸”。下一步,安盘4标项目团队将全面掀起项目生产攻坚高潮,向“新”求质,向“新”提效,抓好后续各项生产目标任务,全力确保2025年年底完成主拱圈合龙工作。(来源:贵州交投集团微信公众号)
栾卢豫陕3标项目路线公里,为典型的山岭重丘区工程,桥隧比57%。其中,控制性工程良木村洛河特大桥全长1297.4米,最高墩111.06米,是河南省在建第一高墩连续刚构桥。大桥横跨洛河及县道,具有地势陡峭、坡度较大等特点,施工难度大,高空作业安全风险高,管控难度大。建设期间,项目团队克服极端天气等各类不利因素,强化现场管理,优化施工工艺,严把质量安全过程管控,稳步推进施工进度。
项目建成后,将为河南省西部新增一条出省通道,东通中原城市群,西联关中平原城市群,对进一步强化区域间联系、加强郑州对豫西南的辐射带动具有重要意义。(来源:中交一公局集团微信公众号)
作为成渝中线高铁关键控制性及重难点工程之一,该大桥是国内首座350公里/小时的山区高速铁路斜拉桥,上百名建设者克服施工难度大、安全风险高等困难,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施工一线,确保项目稳步推进,取得“开门红”。
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“八纵八横”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,正线公里,全线设重庆北、重庆科学城、铜梁、大足石刻、安岳、乐至、简州、成都8座车站。项目建成后,成渝时空距离将进一步压缩,极大便利沿线居民出行,进一步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。
其中,成渝中线标段位于重庆两江新区、沙坪坝区、北碚区,含区间路基0.48公里,联络线公里(含轨道、站后四电等),桥梁3座合计3.768公里,分别为井口嘉陵江特大桥、半边街双线大桥、井口双线特大桥。
“该项目具有施工干扰大、工期卡点多、设计时速高、建设标准高等诸多难点。”据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项目设计时速为350公里/小时,预留400公里/小时,是国内时速最快的山区高速铁路斜拉桥,给项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,同时,由于项目跨越嘉陵江、九曲河湿地公园,70%的墩位在既有铁路附近,且上跨金海大道、二横线号线等,施工难度很大。
针对该情况,项目部采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、远程控制视频系统、数字信息指挥系统等智能建造技术,深化“BIM+智慧工地”建设应用,研发托换梁大天窗实时监控系统和营业线施工管理系统,完成了国内首例下穿沪蓉线“拖梁换柱”施工,全力推动成渝中线高铁项目建设,为实现项目高标准完工和高质量交付贡献力量。
渝昆高铁全长约700公里,预计2026年12月具备开通条件。届时,重庆到昆明的火车运行时间将从目前的5个小时缩短至最快2小时左右。
渝昆高铁是我国“八纵八横”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其中,洛泽河特大桥是渝昆高铁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。
洛泽河特大桥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,全长524.9米,是目前我国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跨度最大、墩身最高、边坡最高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。大桥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,跨越深山峡谷,两端与隧道相接,属于山区铁路典型的“两隧夹一桥”V形地貌。
由于大桥两边的山体非常陡峭,有些地方近乎垂直,对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。在长达4年的施工过程中,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高难度施工要求,建设者不断优化施工方案,引入智能化监测设备,采取针对性的施工工法。其中,“先塔后横梁”的异步施工等两项工法已经申报了相关专利。
据了解,渝昆高铁云南段的107座桥梁建设,目前已完成超过85%,隧道已贯通35座,箱梁架设任务完成过半,各项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。(来源:央视《新闻联播》、央视新闻客户端)
2月18日,随着390吨主驱动顺利吊装下井,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“启航号”盾构机组装取得新进展,距离盾构始发节点更近一步。
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位于济南高新区、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,是联系遥墙国际机场和起步区的重要通道。隧道全长3888米,盾构段长达3252米,管片外径为14.5米,设计行车时速60公里,双向6车道,采用双管单层的盾构形式穿越黄河,施工风险高、难度大。
用于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施工的“启航号”盾构机长达161米,总重量约4295吨,盾构机直径15.06米。此次吊装下井的主驱动宽7.6米、重390吨,是整个盾构机的核心部件,也是整个盾构机吊装组装阶段最为关键的一环。
据相关负责人介绍,隧道盾构始发坡度达4%,要使“心脏”就位,且对接误差必须要控制在4毫米内,其难度之大、危险系数之高不言而喻。同时主驱动属于超大超重部件,工作环境要求严、工种人员配合要求高、多工序交叉作业协调难度大。
为了确保主驱动顺利下井,项目团队科学部署、超前谋划,多次研究施工现场,详细制定主驱动吊装下井方案,确保周围环境符合施工要求。当天上午,随着指令下达,800吨履带吊将主驱动平稳吊起,在空中经历了起吊、翻身、旋转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,经过现场一点点调整方位后,缓缓送入始发井内,成功与井下盾体结合。
据悉,目前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“启航号”盾构机总体组装进度过半,配套设备组装完成60%,进入了入地组装的关键阶段,接下来还将进行盾构机的刀盘下井吊装工作,并全面开展盾构机始发前的整体安装调试。
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是济南市贯彻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”,响应“首个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”战略的重大工程。项目建成后,从济南遥墙机场可直通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,进一步完善黄河两岸城市路网体系,加强城市快速路与周边高速公路、重要交通枢纽的衔接,形成“两岸通达”功能完备的骨干路网。(来源:大众日报)